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顾雪峰

顾雪峰 暂无评分

思维工具 教练技术

讲师官网:http://guxf.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顾雪峰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导读: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早晨,哥哥带弟弟去提款机取钱,正好遇见运钞车来加钞。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站在一旁苦苦等候。 由于天气很冷,小弟冻得直哆嗦,他问大哥:“冻手不?” 大哥冷冷地回了一句:“冻手!”  四杆枪瞬间指向他们,差点就悲剧了…… 请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可以不说话吗? 问题二:我们可以不沟通吗? 你的答案呢?问题一的答案显然是“YES”,但问题二呢?我们真的可以不沟通吗? 请问:不说话是沟通吗?不回答是沟通吗?甚至一动不动是沟通吗? 如果你还不明白我要传达的意思,请你想象以下情景:   我弯腰下蹲,双手抓住鞋带,相互打结。请问我在干嘛? “系鞋带吧,这还用问?” 我弯腰下蹲,双手抓住鞋带,相互打结。但这时是凌晨1点,而我身处一片西瓜田中。请问我在干吗? “系鞋带吧,不对,难道在偷瓜?” 我弯腰下蹲,双手抓住鞋带,相互打结。但这时是下午1点,而我身处繁华闹市,正值酷暑,我身边皆是短裙热裤的逛街少女。请问我在干吗? “系鞋带吧,呵呵,你一定在偷窥。” 同样的行为放到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带给别人的意义便迥然不同了。所以我们是没法不沟通的,因为只要你还活着,你的任何行为配合适当的背景都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刻意。 所以请别再幼稚的辩解:“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不管你主观如何,看上去你就是这个意思。 沟通不是说话那么简单,沟通效果是由语言文字、语气语调、肢体语言、恰当时间、特殊地点、对方状态所共同影响决定的。 自己说得多“对”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话也有很多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收到讲者意图传达的讯息,才是正确的方法。 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一句话: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理解,而不是自己的表达。
  • 查看详情>> 您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甜甜,路上要小心,记得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找警察……”可您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您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 聪明的妈妈会故意问个问题:“过马路要注意什么?” 女儿可能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等绿灯!” 这就是用发问替代命令 “快去睡觉。”不如问孩子“现在几点了?” “去刷牙。”可以表达为“睡觉之前还要做什么呢?” “把玩具放回原处。”也许可以说成:“你还记得玩具原来的位置吗?” 提问总是好过命令的,因为提问引发思考,促成互动,让对方更有参与感还能激发对方的行动力。所以不光对孩子可以发问,对爱人、同事、客户甚至上司,提问总是胜过要求和请求的。请先看看以下的命令: 1、      小王明天帮我去公安局取份文件。 2、      小李,这个月不许再迟到。 3、      大家努力冲刺98%成品率的目标。 4、      乐乐,把玩具收起来。 5、      老婆,我们去吃面。 这些命令其实都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替代,而且效果更好。我总结了几种把命令变为提问的方式。 第一种:寻求答案式 高露洁的广告:“我们的目标是?”答:“没有蛀牙。”就是典型的寻求答案式。这种提问的目的主要是检视对方是否知道、提醒对方注意或者加强对方印象。 例如:“大家努力冲刺98%的成品率目标”转化成“我们成品率的目标是?”    “别忘了明天下午三点碰面”转化成“我们明天的见面时间是几点来着?” 第二种:促成选择式 选择体现了尊重,把对方原本抗拒的事情用选择的方式呈现出来,往往可以降低内心的抗拒。 “老婆,我们去吃面。”转化成“老婆我们去吃兰州拉面还是日式拉面呢?” “乐乐,把玩具收起来。”转化成“乐乐,你想跟爸爸一起收玩具还是跟妈妈一起呢?”     “小王明天帮我去公安局取份文件。”转化成“小王你明天上午还是下午方便帮我去公安局取文件呢? 第三种:信任挑战式 这种提问有一点激将法的意思,目的是激发对方的竞争意识,增加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小李,这个月不许再迟到。”转化成“接下来两个星期可以确保准时上班吗?” “小李,三天之内写好这份报告。”转换成“小李,我相信你三天之内一定可以写出一份让客户惊艳的报告,有信心吗? 知道不如行动,各位读者,您是准备明天上班就试试把命令转成问题,还是现在就在家人身上试验呢?
  • 查看详情>> 流言:美国历史上的两位总统林肯与肯尼迪都是遇刺身亡,两人都有极多相似的巧合,其中有着某种神秘的诅咒力量发挥作用。例如: 1.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于1846年进入国会,约翰.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于1946年进入国会,相隔100年。 2.  林肯于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相隔100年。 3.  两人的姓都是七个字母,两人都对公民权有特殊兴趣。 4.  两人都在星期五被暗杀。 5.  两人都是头部中弹。 6.  刺杀两人的凶手都是南方人。 7.  两人的总统继承人都是南方人,继承人的名字都叫Johnson 。继承林肯的安德鲁.约翰逊森(Andrew Johnson)生于1808年;继承肯尼迪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生于1908年 。 8.  刺杀林肯的凶手布思 (JohnWilkes Booth)生于1839年;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司华德(Lee Harvey Oswald)生于1939年。 9.  刺杀林肯的凶手从一间戏院跑出,在一间仓库被抓获;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从一间仓库跑出,在一间戏院被抓获。 10.两个凶手都是在审判尚未开始时遭人枪杀。 11.林肯的秘书叫肯尼迪,肯尼迪的秘书叫林肯,而且他们的秘书当时都曾劝告总统不要去被暗杀的地点。     林肯和肯尼迪之间的种种巧合真的那么离奇吗?我们需要区分来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臆造?事实当中哪些是大概率事件(不能算巧合),哪些是选择性认知(不巧的更多)? 第一部分:凑热闹的臆造 第8条:刺杀林肯的凶手布思 (JohnWilkes Booth)生于1839年;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司华德(Lee Harvey Oswald)生于1939年。事实上,刺杀林肯的John Wilkes Booth是1838年出生的。为了惊悚的效果,硬是被提前出生了。 第9条,“刺杀林肯的凶手从一间戏院跑出,在一间仓库被抓获”并不准确,事实上,凶手先在戏院里刺杀了林肯,然后几天后在一片烟地里被抓获。而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斯华德,刺杀地点是一座7层大楼的6层窗口,是否仓库,不得而知。 第11条,肯尼迪确实有一个秘书叫林肯,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林肯有一个秘书叫肯尼迪,历史档案中,林肯在白宫的秘书名为JohnG.Necolay和JohnHay。 第二部分:巧合中的大概率事件。 林肯和肯尼迪传说中的很多巧合点其实发生的概率并不小,但是被拉了进去凑数。 1.     “两人都是在星期五被暗杀” 一星期只有七天时间,如果每天被暗杀的概率是相等的,那么两人同在一个星期的某一天被暗杀的概率为1/7。而总统的公开活动往往都在周末举行,周五,周六,周日他们公开露面的机会最多,自然是刺客的首选,所以他们都在星期五被暗杀谈不上很巧合。 2.     “两人都是头部中弹” 头部和心脏是人体要害部位,刺客都会这样选择。 3.     “凶手都是南方人”“他们的继任者也都是南方人” 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很大,何况南方的定义也很模糊。而根据记载,杀害肯尼迪的凶手Oswald只是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州,后来辗转多处居住,并不是完全的南方人。 4.     “两人分别在1860和1960年当选总统” 对此要考虑这个事实,美国总统大选四年一次,在1857年到1963年几年中只有1860年有大选,在1957年到1963年的几年间也只有1960年由总统大选,两人都在XX60年选为总统不能称得上很巧合。 5.     “两个人都对公民权很感兴趣”     对于总统而言,都对公民权感兴趣不能算巧合吧,类似的还有两人口才都很好,两人都爱好读书,喜爱戏剧,热心公益,关爱儿童……..太无聊了。 第三部分:事实中选择性的巧合。     林肯和肯尼迪生平中的确可以找到很多与数字100相关的事件,像林肯于1846年进入国会,肯尼迪于1946年进入国会,相隔100年;林肯于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相隔100年;继承林肯的安德鲁.琼森(AndrewJohnson)生于1808年,继承肯尼迪的林登.琼森(LyndonB.Johnson)生于1908年;都确有其事。 但是这些事实并不能说两人之间真的很神,还要看到两人之间众多不巧合的事实。 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相隔难道也是100年吗?肯定不是了,要是的话早就被列出来了:林肯是在1809年出生,肯尼迪在1917年出生,两者相距108年(不是100年)。林肯在1865年遇刺去世,肯尼迪在1963年遇刺,两者相距98年(不是100年)。肯尼迪三次被选为众议员,两次被选为参议员,而林肯三次竞选参议员全部失败告终。两人的生平中,不巧合的时候远远多于巧合的时候。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选100,选一个其他数字,比如98或者102,如果仔细翻一番两人的简历,一定也可以找到一堆与98或者102有关系的“巧合”事件,两人的经历并没有跟100“干上”。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性认知”,国内著名的案例包括“丁蟹效应”、“张靓颖预示拐点”和“萧敬腾雨神”。 1.    两人名字都是三个字,而且姓氏都是阳平发声。 2.    都是中国共产党,而且1969年两人都身为党支部书记。 3.    两人都是清华大学毕业,都是理工科背景,也都爱好书法。 4.    两人都上过时代周刊。 5.    两人身为副主席期间都有过访美经历,胡访美在16大之前,习访美在18大之前,前后间隔正好10年,都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到访,两次访问行程都是从东到西。 结论:惊世巧合属于谣言 林肯和肯尼迪之间的种种巧合一部分是编造的,一部分是真实的,但是其中很多只是牵强附会上的。如果考虑一下两人之间的不同点和任意两人之间都可以找到种种巧合的事实,你会发现“两肯”的所谓巧合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和惊人,更谈不上灵异了。
  • 查看详情>>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是英国的帝王及名人的下葬之地,从亨利三世、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到牛顿、狄更斯、达尔文,以及二战中著名的"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战士都安葬于此。     在一个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生有三大重要价值:一是经验价值,来自于个人遭遇,要靠实践去累积;二是创造价值,出自于个人独创,要靠思路去开创;三是态度价值,也就是面临困境,如遭遇失败或罹患绝症时的反应。这三种价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     态度价值的核心就是“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寄希望于环境的改变不如求诸于自身的努力,以适应甚或是利用环境。而立之年反观毕业后的一路坎坷,发现真正的差距是在毕业后5年拉开的。刚毕业时有人继续求学,有人有了令人艳羡的工作,有人则在就业与失业、平凡与落寞间挣扎,毕业两年之后大家的差距缩小了,然而5年之后彼此间的差距重又再次拉大。原因何在,我总结了四个字目标、积累、转折、起点。毕业后的两年其实大家都处在茫然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两年后就到了盯紧目标选好关注点的时候了。     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人脉,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劳动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积累;没有人脉,可以一点一点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目标才是最可怕的!     我的手机上开机会有一句欢迎语:“你现在的一个决定,决定你三年后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这句欢迎语的真实写照。而这个决定就是目标。目标的作用在于聚焦我们有限的精力。举个例子,有一年我父亲体检血糖偏高,我开始担心他罹患糖尿病。那段期间无论我在机场、车站、酒店、公司还是会场,无论是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甚至短信,我总能看到些跟糖尿病相关的资讯,聊天时总会有人给我一些相应的建议。这就是目标的作用,我带着目标生活,上帝会自动提供达成目标所需的一切。     谈过目标再看积累,目标跟积累往往是一体的两面,曾经有个年轻人请教智慧老人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老人说:“你去厨房帮我烧壶开水吧。”年轻人来到厨房大吃一惊,因为水壶足有水缸那么巨大,耗费了整整一天,烧光了所有的柴草,水才刚刚有点暖,出门砍柴回来,再烧,水却已经冷了。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怎么办?     答案不外乎两种,一是把壶里的水倒掉大半,那么用现有的柴草该可以烧开,或者花上十天半月出门砍柴,然后用积累的柴草总可以烧开吧。故事的寓意不难明白,水是目标,柴是积累,成功无非定立合适的目标,做出相应的积累而已。唐骏说过一句话,我深有同感:"企业里有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现实世界和学校不同,在这儿,没人那么在乎你的自尊。你得先有所成就,才有资格自我感觉良好。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就好比生活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初入职场者因为特长没有显现出来,只好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跑腿打杂的工作——好比蘑菇总是被置于阴暗的角落;要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好比蘑菇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淋上一头大粪;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好比任蘑菇自生自灭。但越是山野的环境却越能培育出优良的蘑菇。     社会显然是不公平的,有的人运气好,有的人运气差。好与差的差别在哪里呢,无非两点:准备与机会。运气好就是遇到了好的机会然后抓住它。很多人都遇到了同样的机会,但其中90%以上的人抓不住,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准备。这样看来现在要说的“转折”跟刚才讲的“积累”还是密不可分的。     人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往哪个方向去走,你的选择将决定你未来的命运。有什么想法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选择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人,往往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必须做出选择,而当你知道如何去选择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机会选择了。这是个生活的悖论,对此,我们只要明白一点:成长的痛远比后悔的痛要好得多!     最后谈一谈“起点”,其实称为新起点更合适。即你转折后的新起点。深圳的成功其实就一个原因:先发优势。早起的鸟儿确实有虫吃,深圳的先发让相关的优势纷纷依附上来。这就好比名牌大学为什么成为名牌?不过是富集了全国的优等生源罢了。刘谦十年不红,春晚一夕红遍大江南北其实也不过是先发优势的结果,富集了全国的目光而已。当你选择了一个新的起点,千万不要让默默无闻埋没自己,当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高调,当然不能跑调。     在人力资源界,特别流行一个说法,即"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理论:态度很好,能力又很强的,是千里马,我们要骑着他;态度很好但能力普通的,是老黄牛,我们要牵着他;人品、能力皆普通的,就是"猪",我们要赶走他;态度很差能力很强的,那是"狗",我们要打击他。 我想,刚刚毕业几年的你,肯定胸怀大志,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钱的价值在于可以使用,而人的价值,在于可为人所用。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最后再重复一下我的经验:盯紧目标、夯实积累、胜在转折、赢在起点。
  • 查看详情>> 加里.沙克是一个具有犹太血统的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跟年轻人谈判。  “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面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强制性的命令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适得其反,加里.沙克运用了占位沟通技术顺利解决了自己的麻烦。 按照平常的思路老人应该制止年轻人踢球,结果可想而知,你不让我踢,我非踢;你看着,我趁你不在踢;白天不行,我们晚上来踢。逆反心理会促生巨大的行动力。 现在加里.沙克占据了年轻人原本的主观面,希望你来踢,请你来踢,年轻人叛逆的本性会自发的反问我为什么要来踢?好吧,就为了那一块钱吧。此时在这里踢球变成了一件差事,当差事的待遇越来越差时,逆反的青年自然选择罢工来对抗。 占位沟通法简单的说就是占用对方的主观,一旦对方的主观陈述,被你占用,则很容易会偏向对立面的主观,从而不经意的发现实际的客观。因为客观本来就是所有人主观的和嘛。 举个例子来讲,你朋友喜欢抽烟,如果直接劝对方戒烟,他一定会反驳,列出种种抽烟的好处。若你改用“占位沟通”:你欣然的跟这爱抽烟的朋友说:抽烟真好啊,样子酷,跟陌生人借个火就能搭讪,上厕所又去味又防蚊子,还能帮助放松,助力思考…… 那朋友的反应往往将会:“是啊,不过也没你想那么好了,现在到处禁烟,我们跟过街老鼠似得,女儿一闻到烟味就不理我,女同事看我们的表情也是厌恶的样子。” 你大概可以想象到,这样他是多么的愿意跟你探讨吸烟的害处,以至考虑你的建议。而你的沟通目的,不就快要成功了吗? 有一次听到我太太教育4岁半的女儿:“你再这样不认真,以后妈妈就不让你做作业了。”我在旁边偷笑,那不是正中下怀?没想到女儿哭得很凶,“我要做作业,妈妈我要……”此后很多事情变的很有趣,我女儿特别热衷参加各种训练班,钢琴、绘画、舞蹈、手指数学、日语。别的家长认为我们拔苗助长,要知道我们从来没逼过他呀,我们只强调报那么多的班她是没办法完成的,很累,很辛苦。孩子外公在一旁也发表意见:“干嘛报那么多的班?浪费钱!我没空送啊。”(他是真心不想宝宝报班)我女儿却更坚定了报班的决心,甚至愿意用自己平时获得的小红心兑换。现在她7岁了,都一直认为上训练班是项福利,是要努力争取才能得到的。 这一方式,对于那些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求新立异的人来说,效果非常显著,因为他们喜欢表现出与别人不同的“高见”。 劝说这样的人,采取这“占位主观”的策略,让对方不由自主的“正中你的下怀”。 比如,劝说你的偏执的“爱人”、倔强的“孩子”、固执的“领导”、顽固的“朋友”等等。 占位沟通的进阶应用是为对方不想干的事情设限,用传统方式表达就是激将法。 他不是不想干吗?我偏要限制他去干这件事!比如,我们可以在达成此事的方法,以及他办成此事的能力方面加点限制。 一个人为什么顽固不化、就是不肯行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做,但他就是“选择”不做。现在,我们要挫挫他的锐气:“做”与“不做”已由不得他,是他“没能力”做,因为没得选才“做不成”的!情形有了很大的逆转,是啊,要是你都“不能”做那件事了,你还拿什么固执啊? 这好比,你告诉自己不愿喝水的孩子:“哦,一般的宝宝是不可能一口气喝这么一大杯水的,所以妈妈也不要求你喝了,因为你根本做不到。” 我女儿不爱吃虾,每次我剥完虾壳,太太就会在旁边配合,这个剥好的能给宝贝吃吗?我说不能,就算给她,她也吃不下这么大一头虾,(然后她吃了)哼,就算吃了一头,也不可能再吃下第二头了…… 限制,可以用任何形式呈现。“大甩卖”为什么只在一定时段内进行?“过期作废!”“最后三天!”“限时抢购!”……如果选择的大门永远向我们开放,我们就不会急着采取行动了。是啊,有什么好急的呢?反正早一点,晚一点都没什么关系,我们总归可以挑挑拣拣。不过一旦某件事被设了限制,那就不同了。这时,不管我们原先是否真的想要得到,我们都会对它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假如你跟强势又自负的老板提的构想是:公司应该组织全体员工于下周五在公园举办一次野餐活动。你觉得老板可能反对。 你可以这样对老板说:“大多数人都喜欢野餐。不过,不是谁都能组织的。真要组织这样的野餐活动难度很大的,比如:得及时与公园联系,取得他们的许可;要说服大家为野餐准备菜品和节目,还要决定到时玩哪些游戏,因为要让每个人都能尽兴;总之组织起来很困难,嗯,连公园的电话都没有,一切都无从谈起……” 现在老板的问题就不是去不去野餐了,而变成能不能去野餐了,也许这正是他展示手段显示组织能力的一个大好机会,你觉得呢? 年轻人跟领导提建议最怕的就是领导直接回一句:“我知道了,你还太年轻,对公司也不太了解,以后再说吧。”其实用占位主观法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你只要在提建议之前说一段自我贬低的话就可以了。“张总,我自己刚进公司,什么都不懂,说出来的话肯定不够专业,但我确实努力思考过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给我三分钟让我把自己的想法向您汇报下呢?”领导是不屑于打落水狗的,你既然自损了,再看轻你就变得尖酸刻薄不符合领导自己虚怀若谷的自我形象了,所以他大概会笑眯眯听你说完。 另一方面,年轻人最没耐心,找员工谈话,大概很难让他全神贯注倾听。其实也可以用类似方法改善谈话效果。只要在谈话之前,说一句:“在你们90后看来,我们80后循规蹈矩毫无创意吧?我话还没说你大概就准备好回答我知道了吧。”点破对方的心思,能够破坏对方的潜意识,从原本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也就不会刻意消极对待了。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放心访问 支付宝-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